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生命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約1700萬人離世,等於每2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陳郁志主任、蔡文欽醫師與冠心病衛教團隊慈濟大學謝美玲助理教授提供「養心攻略」,從心律不整、急性冠心病談起,提醒民眾不可輕忽季節變換時可能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蔡文欽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的患者中風機率比常人多5倍,且心衰竭和死亡率也較高;心房顫動在台灣成年人的盛行率約1%,即約有23萬名患者,年齡愈大,風險愈高。但有些心房顫動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大部分是在中風就醫後,才被確診,延誤就醫黃金期。
引進冷凍消壓鑄融儀
心房顫動的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控制及電氣燒灼術2大類,而花蓮慈院最新引進的冷凍氣囊消融術,與電氣燒灼術在原理上略有不同,但目的都在消除肺靜脈中不正常的電氣反應。蔡文欽醫師說,冷凍氣囊消融術利用冷凍的原理,在肺靜脈與心房的交界點,用冷凍低溫的手法畫出阻絕線,將肺靜脈內不正常的傳導線路截斷,可治癒近90%的病患。
花蓮慈院近年致力於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心臟內科團隊在去年引進冷凍消融儀,是東臺灣領先可以提供冷凍氣囊消融術的醫學中心。蔡文欽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的病人經冷凍氣囊消融術或電氣燒灼治療後,有機會可以停掉抗心律不整藥物,或減低劑量,改善生活品質。
鋁壓鑄是一種壓力鑄造的零件,是使用裝好鑄件模具的壓力鑄造機械壓鑄機,將加熱為液態的鋁或鋁合金澆入壓鑄機的入料口,經壓鑄機壓鑄,鑄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狀和尺寸的鋁零件或鋁合金零件,這樣的零件通常就被叫做鋁壓鑄。鋁壓鑄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鋁壓鑄零件、壓鑄鋁零件、壓鑄鋁件、壓鑄鋁、鋁壓鑄、鋁合金壓鑄零件等。由於金屬鋁及鋁合金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和可塑性,而且鑄造加工是在有壓力的壓鑄機中鑄造,因此鋁壓鑄可以做出各種較複雜的形狀,也可作出較高的精度和光潔度,從而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鑄件的機械加工量和金屬鋁或鋁合金的鑄造餘量,不僅節約了電力、金屬材料、還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而鋁及鋁合金具有優良的導熱性,較小的比重和高可加工性;從而鋁壓鑄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內燃機生產、摩托車製造、電動機制造、油泵製造、傳動機械製造、精密儀器、園林美化、電力建設、建築裝飾等各個行業。
冠狀動脈血管病變是許多人的夢魘,尤其秋冬是急性心肌梗塞好發的季節,陳郁志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環繞心臟的冠狀動脈因脂肪及膽固醇積聚而變得狹窄或閉塞,此過程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人的心臟會因此血液流動不良,導致心肌缺氧,嚴重的甚至會引致心肌壞死,其中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心病,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救心小組跨團隊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急症中最嚴重的疾病,要在黃金時間內以心導管打通血管。打通冠狀動脈阻塞的方式,除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注射血栓溶解劑等藥物治療外,還有以介入性治療的氣球擴張術或裝置血管支架,改善心臟的血流。
花蓮慈院於1993年5月成立心導管室,也為搶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臟內外科跨團隊成立24小時任務編組的救心小組。十多年來,心導管團隊以冠狀動脈高速鑽頭研磨術配合氣球擴張術治療,成功治療超過數百位複壓鑄雜性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
預防勝於治療,想要遠離冠心病的「養心攻略」,必須從日常飲食調整做起,吸菸者首要任務是戒菸,特別是已經接受治療的民眾,更要遵守低糖、低鹽、少油的「粗茶淡飯」飲食原則,並適當減少生活壓力,平時紓壓並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讓血管充滿彈力,都是遠離冠心病的養生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