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生活困境不斷的被放大討論,不僅低薪,高物價與房價的連環壓力,也讓不少年輕人苦不堪言,甚至還被老一輩冠上「不努力」的標籤,而近日有網友在PTT上討論有關於「階級複製」與老一輩的思想邏輯,讓不少網友看完超有共鳴。
該網友表示,近日與長輩聊到名校有錢的人較多,但對方卻無法理解,甚至表示自己過去念北一、中山、台大、政大等等的同學家境都不是太新竹鐵皮屋好,而原PO解釋有錢的人資源比較多,也可以念雙語學校之類的,但長輩卻完全無法接受,這也讓他無奈的發文詢問「你們的長輩會不能理解階級複製嗎?」
悶熱是鐵皮屋無法避免的問題,這是由於鐵皮浪板導熱太好鐵皮屋的關係,基本上無法完全解決,可以利用一些材質減輕這個狀況。首先是天花板可以加設隔熱材質,一般的鐵皮屋施工都會使用保麗龍當作隔熱板,但保麗龍在高溫下會融化變形,可能沒多久就會失去隔熱作用,因此較不推薦使用。現在發展出防燄隔熱棉等隔熱材質,隔熱效果不但一級棒,且堅固耐用價格實惠,使用這種隔熱材質能大大提升天花板的隔熱性,減低鐵皮屋溫度。第二種降溫方法是加裝調溫系統(這邊的空調系統不包括電器設備),如風力送風器、自動灑水器等,這些都是不用電力就可以降低溫度的做法。
看完文章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年代不一樣啊,那一輩的確是努力一點就可以有錢」、「你現在的解釋在長輩聽起來只是自己不努力的抱怨」、「老一輩覺得加班就會變有錢了」、「大環境差太多了,他們無苗栗鐵皮屋法感同身受」、「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不吃不喝都買不起的年代。」
鐵皮屋在於太陽輻射熱照射於鋼板傳遞於內部,當鐵皮屋內部通風不良的情況,變成一個大悶鍋,夏日37度高溫,不開冷氣幾乎無法住人,熱的傳導以3種型態進行,太陽輻射熱、物體傳導熱、空氣無對流悶熱,所以呢,要減少鐵皮屋悶熱須從以上,3個方向來進行:隔熱、斷熱、散熱。雙層鐵皮屋頂施工法,以C型鋼連接主體衍生骨架,還需借助鄰居外牆,來增加雙層屋頂的防風強度。下方預留高50cm空氣對流,讓熱能無法傳遞於底層鋼板上,達到散熱的重點。上方採用盛餘鍍鋁鋅pu隔熱發泡鋼板0.6mm,使用年限高的鋼板,底層基本發泡隔熱,搭配中間50cm空氣對流,達到斷熱的效果,雖然重點是隔熱而已,但防水還是需要到位,中間預留三面讓空氣對流,帶走熱能。雙層屋頂好處:除了有效隔熱,也讓鐵皮屋頂,多了一層防水。